【估價】單位RMB
16,000-22,000RMB
明清皇室為了漢藏文化的融合和發展,崇信佛教,京城內外、皇宮御苑中遍布佛堂。其中供奉的佛像,除了內務府制作外,便以蒙藏僧俗領袖的進貢為主。這些貢品進入宮廷后,交由章嘉、土觀等高僧大德進行“認看”,也就是判定造像、唐卡的尊神名稱、時代、產地等信息,記錄在案。而其中一些精品,宮廷會進行重新裝潢,例如唐卡會進行重新裝裱,對于佛像,獲得的至高待遇是配做精美的佛龕,以示禮遇。 ? 據乾隆年間檔案的記載可知,宮中佛龕制作遵循著傳統審美。如今留存的供龕多屬清時所作,樣式和裝飾內容融匯滿、蒙、漢、藏宗教和生活中眾多藝術元素,承載了厚重的歷史內涵和藝術價值。 ? 佛龕作于清朝,以黃花梨為材,呈橢圓柱形,古樸沉穆。整體由底座、佛龕和蓋三部分組成。正中開龕門,取壸門樣式。下承仰覆蓮座,蓮花瓣雕飾如意云紋。蓋呈轎頂式,雕刻蓮葉紋,曲線優美婉轉靈動。此器通體以蓮為飾,而蓮花是為佛教象征,乃“報身佛所居之凈土”,寓意高雅,出淤泥而不染,為世人喜尚。 佛龕外壁通體無紋,以黃花梨木本身紋飾為裝飾,紋理清晰細膩,包漿淳潤,色澤古雅秀美,內壁披麻掛灰,材美工良,為供養佛祖菩薩之佳器。如此精雕細琢的黃花梨佛龕在傳世品中不為多見,甚為珍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