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上的極致追求
眾所周知,明式家具的絕高藝術性是全方位的——往粗了看,能看到家具穩定扎實的結構;往細了看,又能欣賞到每一處裝飾的美感,而我們今天要了解的線腳功夫,正是匠人們對家具的某一部位或某一部件所賦予的純裝飾手法。
在《明式家具研究》一書中,王世襄先生更是明確道出了明式家具中線腳功夫的本質:
“線腳在明及清前期家具上的施用,主要在邊抹、棖子、腿足等部位。它們全仗面和線來構成其形態。”
這不禁引發我們思考,一塊面、一條線,又能有多少種變化,才能配得上用料精貴、工藝考究的明式家具?而若是變化繁多,豈不是又會對明式家具致力于展現的形簡意深之韻味造成負面影響?
其實,當我們真正把目光集中于家具的細部線腳,再回到整體時,我們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線腳功夫對于家具的重要意義。
清 紫檀木長桌 故宮博物院藏
依王世襄先生所言,我們可按照不同部位大致將線腳分為四類,分別是:邊抹、棖子與矮老、腿足,以及無法被前三類囊括的其他構件。
邊抹即大邊和抹頭,是攢框作法中的組成部件,具體而言,則可以細化到桌案椅凳床榻的面、圓角柜的柜頂等,邊抹的線腳功夫體現在其外露的側面,所以框的厚度,就決定了面沿的發揮空間。
最常見的邊抹線腳就是冰盤沿,也有人認為實為“餅盤沿”,其特指一種符合上舒下斂特征的線條,從名字推測其可能源于對瓷盤盤邊斷面的模仿。
冰盤沿線腳舉例
不符合冰盤沿特征的邊抹亦有多種,但沒有統一命名,這種邊抹通常呈現上下對稱的形式,或曲或直,亦有多端變化,與冰盤沿共同組成了獨屬于面沿的“大千世界”,真可謂是芥子納須彌。
上下對稱的邊抹線腳舉例
清 半圓桌 故宮博物院藏
第二類是棖子和矮老,此二者主要出現于桌案的腿足之間,起連接作用,主要是為了加固結構,亦有一定裝飾效果。
棖子的用料往往小于邊抹,且上下對稱,所以它的線腳與上下對稱類的邊抹線腳設計相似,而矮老因為是加裝在棖上的,其線腳也往往和棖子保持一致。
王世襄先生有特別提到一種邊抹上罕見卻在棖上使用的線腳——“劍脊棱”,即中間高起、兩側成斜坡樣,這種線腳常見于悶戶櫥的棖子。
這與其用途有關,悶戶櫥的棖與矮老是用來分隔櫥柜空間的,還要裝板設屜,使用這種線腳能強調區域分隔,還能增強屜面藏于內部的觀感,從而給人一種更強的私密感。
第三類亦十分常見,即腿足上的線腳設計,從形狀來看,家具腿足造型本就繁多,與之適配的線腳也各有不同,比如圓足就適合開混面棱瓣,模仿瓜棱樣式,而方足雖然多呈光素樣,也有用各種陽線、陰線配合的繁多設計。
案形結體的家具則更多使用比例較扁的腿足,這種腿足中比較經典的做法是“一炷香”、“兩炷香”、“三炷香”,即在大混面正中起陽線,根據陽線條數命名。
除了以上三類外,還有一些家具結構中的特殊部位亦可施用線腳功夫,比如床圍子、架格的欄桿、透格柜的柜門、束腰和托腮、座屏和衣架的墩子等等,這些部位幾乎都是用較細小的材料構成,線腳功夫正是專供這類“方寸之地”的裝飾技法。
部位眾多,線腳亦眾多,如何選取最合宜的搭配?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提到了一種“交圈”的說法,所謂交圈,就是能“銜接貫通”,“使不同構件之間的線腳和平面,泯然相接,借以取得完整統一的效果”。
比如無束腰條桌的邊抹、腿足、棖子都打洼踩委角線,又比如春凳的邊抹、腿足都統一劈料作,這種“交圈”,既要保證結構中上下左右的部件能與之完美嵌合,又要保證不同視角視覺上的統一效果,而這,也正是實現明式家具美學意蘊的根本途徑。
- END -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