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一張方形桌子,呈現的是簡潔穩重的造型,提供的是八人圍坐的便利。然探究其里,隱藏的是濃厚的文化基底,今個便來說一說。
八仙桌,傳統桌類家具中的經典器型,上可入達官顯貴之府邸,下可進平民百姓之居室,或可就餐啖果,或可祭祀置物,亦可用于娛樂,用途廣泛。
盛行于明清兩代,尤其是清代,幾乎成為家家戶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具。
黃花梨八仙桌
八仙桌結構簡單,結體牢固,形態方正,平和又不失大氣,與圓桌、條桌等其他形狀的桌具相比,多了幾分莊重與肅穆,而又因其易于搬運,一躍成為大雅之堂的中堂家具。
中堂即為古代住宅的客廳,一般用于會見賓朋、教諭長幼、舉辦重大活動等,布局陳設講究,象征著主人家的尊嚴與權威,是關乎臉面的最為核心的場所。
陳設格局一般為長條案(多為翹頭案)后置,案前陳設一張八仙桌,左右兩邊配扶手椅或太師椅。
結構方正的八仙桌位于主導位置,從而限定其余家具的方位,構成具有向心性與秩序性,且對稱的中堂格局。
紅木鑲云石獅紋中堂
此格局通過呈現出穩定、有序的空間狀態進而營造出莊重威嚴的空間氛圍,以此強調古人崇尚的“禮儀”;
還憑借對稱式的整體布局,與外部住宅中軸對稱的平面布局相呼應,內外合一,從而加深了空間的“秩序”性。
顯然,此時的八仙桌已然超越了實用器的范疇,而是成為中堂空間營造的核心要素,是秩序與禮儀的“指向標”。
江西樹和堂
古代歷來崇尚長幼有序,尊卑有別,而在與八仙桌相關的座次禮儀中可謂將這一準則表現地淋漓盡致,且實現了規范行為的日常生活化。
黃花梨展腿八仙桌
在中堂之中,八仙桌兩側的太師椅是最為尊貴的位置。
在諸如春節、端陽、中秋等祭祖拜神,還有結婚、滿月、做壽、喬遷等宴席上,年長者為主賓或位高權重的人坐上座,即太師椅,其余人則下座,按順序坐兩側的椅。
黃花梨有束腰拐子紋八仙桌
一般來,太師椅的座序以右主、左賓或左為上、右為下為序,無論長輩還是僚幕皆宜“序”來入座,這叫坐有坐“相”,這個相,既是形式,又是內涵,體現出秩序盡然的氣度。
黃花梨有束腰整挖漩渦棖八仙桌
而當八仙桌用作宴飲之時,以八仙桌對門為上,兩邊僅為偏座,一般遵守“左為尊,右為次,上為尊,下為次,中為尊,偏為次”的原則,然而在部分地區,則認為右為尊,左為次。
黃花梨仿竹八仙桌
如若是三桌或三桌一賞的八仙桌所構成的宴會,則離正口最遠的那張八仙桌便是主桌,此外,通常距離主桌越近,則表示桌的地位越尊貴。
紫檀有束腰帶屜八仙桌
可見在座次禮儀中,八仙桌的四方造型與古代空間方位觀念相融合。
這種鮮明的形制有利于強化由座次劃分而折射出的傳統長幼尊卑有序的社會倫理觀念,并且,通過長幼尊卑有序的設會倫理觀念進一步強化社會秩序。
八仙桌提供了圍坐的便利,正是合餐制的忠實踐行者,反之合餐制亦使之應用廣泛。
紫檀八仙桌
紫檀卷草紋八仙桌
原始社會后期至唐宋以前,實行的是分餐制,與之對應的家具是較為的矮小的幾案,適于一人使用。
而后合餐制逐漸登上歷史舞臺,原本的幾案已不能滿足使用需求,而八仙桌的出現,無疑與合餐制的流行是相適應的。
北宋 文會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與分餐制相比,合餐制大大節省了使用空間,且有助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或存在其他的一些優勢,使得歷史選擇了合餐制,從而推動了八仙桌的傳播。
黃花梨無束腰羅鍋棖加卡子花八仙桌
就地域而言,八仙桌可以說是分布全國各地,因其樣式簡潔,當地的木匠一般都能夠任,只是不同地區在工藝和樣式方面或有風格上的不同。
如在北方,八仙桌與炕桌相結合的情況非常普遍。
黃花梨雕龍八仙桌
反之,多張八仙桌的組合亦使得合餐的規模進一步擴大,誠然,八仙桌與合餐制相輔相成。
黃花梨一腿三牙高羅鍋棖八仙桌
八仙桌,每邊落座兩人,四邊則可圍坐八人,故而得名。然而,在民間傳說中,其謂稱則蒙上了一層神話色彩。
黃花梨直棖矮栳八仙桌
各地傳說版本不一,流傳較廣的則是八仙桌之名是為了感念八位神仙而設,即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以及曹國舅。
明萬歷 宣德款青花八仙人物圖碗 故宮博物院藏
相傳,八位仙人在云游四海的途中,曾與畫圣吳道子把酒言歡。吳道子為盡地主之誼,揮毫畫出木桌,同時招待八仙入座,這便是八仙桌的又來。
亦有說法為玉帝做壽,八仙赴宴,途徑名山美景,為小憩而變石為桌;更有八仙覓食,向農家借菜,七葷一素共計八大碗的故事。
清 掐絲琺瑯開光八仙圖琮式瓶 故宮博物院藏
不論傳說故事何樣,或多或少體現了地方文化,更多的是廣大平民百姓借以八仙這一載體,表達了對吉祥的渴求。
故而,八仙桌之所以得以廣泛使用,不僅僅是因為其滿足了基本的物質需要,其帶有的神話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也迎合了百姓的精神需求。
清 竹根雕八仙船 故宮博物院藏
一張方形桌子,起坐之間,制約著秩序與禮儀,見證著合餐制的興盛,暗藏著神話故事傳說,其文化底蘊之深厚,令人嘆服。
- END -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