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園無石不秀,室無格不雅”,這里的“格”便是指多寶格,用于盛放珍奇古玩、陶瓷玉器。
置于居室一隅,陡生一股古雅韻氣,可謂居室裝飾中“畫龍點睛”般的存在。
古典架格類家具中有一形制特殊者,內部并未采用橫豎連貫等規律性的空間分隔方法,
而是以橫、豎板將空間分隔為若干高低不等,大小有別的格子,名之為“多寶格”,或稱“博古架”、“百寶格”。
清 紅木竹節工多寶格擺件
專作陳設各類古玩器物之用,依據每格面積大小與高度,可放置不同形制的珍寶。 而當若干雅韻各具的古玩“落座”其中,整器便成為了可供賞玩的藝術品,觀賞效果甚佳。
清 紫檀小多寶格
多寶格興起于清朝時期,在前代家具圖錄并未見其身影,但存在樣式相仿的書架與架格,被認作多寶格的雛形。 可以肯定的是,多寶格的流行與收藏熱有關,因為其本質便是為陳設古玩器物而服務的,“功用對口”才會受“重用”.
清代畫作如《胤禛美人圖》、《胤禛行樂圖冊·圍爐觀書頁》等均可見其蹤跡。
清 胤禛美人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清 《胤禛行樂圖冊·圍爐觀書頁》(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多寶格的制作材料最初為松木、楠木,后來逐步改用櫸木、花梨木,柚木等,甚而有用珍貴的紫檀木與老紅木制作的,尤顯精巧,且帶有古色古香之氛圍。
清 湘妃竹髹漆蒔繪博古架
多寶格的整體構架以框型為主,取四立木為足。簡素者敞開式,四面通透,造型輕巧疏朗,古玩陳設其中,各面均可欣賞。 稍有考究者則裝靠背板,局部安柜門或設抽屜,或以素面示人,或加以紋飾。
清乾隆 紫檀勾云紋小多寶格
繁復者則分上下兩層,上層為錯落有致的格架,下層則為帶有柜門的小廚柜,內可藏儲古玩器具,其造型、功能均與亮格柜相仿。 或素工,或通體采用竹節工裝飾,或于柜門浮雕螭龍紋、纏枝蓮紋等裝飾。 亦或是以黑漆描金、彩漆戧金、剔紅等技法于靠背板及柜門處作紋飾,局部還設花牙,此類多寶格往往風格富麗,盡顯華貴氣派。
清 黑漆描金書柜式多寶格 上海博物館藏
除了習見的框型構架之外,偶有造型別致者,如瓶形、圓形、葫蘆形、八方形、月洞式等。或有匠人匠心獨具,藏吉祥寓意于其中。 如這件紫檀葫蘆形博古架,便取造型諧音“福祿”之意,其豎板上鏤雕瓶形輪廓,有“平平安安”之吉祥寓意。
清 紫檀葫蘆形博古架
明末清初 黃花梨圓形博古架
清 瓶形博古架
清 竹簧博古架擺件
形制巨大者往往作固定式,通過榫卯固定于柱間,形制小者則為獨立式,可隨意移動。
博古架隔斷
故宮寧壽宮中便矗立著一具規模巨大的多寶格,楠木制,建成于光緒二十年。為祝慈禧太后六十大壽而作,是在原有百鹿書格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 開門高六尺四寸(約2米),寬三尺五寸(約1米),足見多寶格尺寸之碩大。 其圈口、門框等位置大面積雕刻蝙蝠、仙桃、壽字紋等帶有福壽意味的圖案,故而得名“萬福萬壽多寶格”。
養性殿楠木多寶格局部
養性殿多寶格上的蝙蝠壽桃紋飾細節
形制小巧者中有一類尤為特殊,采用暗裝方式,即將格架隱于箱匣中,大有藏巧于樸之傳統思想。 此類多寶格在清宮中頗為流行,多用于收納皇帝之珍藏,大多置于皇帝的日常居所之中,故而,也有”皇帝玩具箱“之昵稱。
清乾隆 紫檀多寶格方匣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院便藏有這樣一件多寶格方匣,外形為規整方形,內部大有乾坤,雖僅有數尺,卻藏有珍玩30件。 匠人采用了“開光”裝飾手法,以便欣賞嵌于其中書畫裝飾。抽去隔板后,四個扇形多寶格便可推出,內置珍寶若干。扇形形態配以器頂玉璧回旋的效果,使得整體如風車一般。
清乾隆 紫檀多寶格方匣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底部的須彌座亦為隱藏的儲物空間,以格劃分。整體而觀,內部的多寶格設計將“巧”發揮得登峰造極,且將空間利用發揮到極致,品玩時,有一種尋尋覓覓的趣味。
清乾隆 紫檀多寶格方匣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外,此類多寶格箱匣中還蘊含森嚴的等級制度。據有關史料記載, “乾隆三年正月四日高宗傳旨:將上等古銅圖章六十吧方入多寶格,再將次等古銅圖章二十方入百式件。” 可見多寶格要“高于”百式件,且收藏物件皆為上品,其名稱果真名副其實。
紅木邊框黃漆地百寶嵌博古圖掛屏
除了作為陳設器具,多寶格亦可成為紋飾元素,掛屏中可見,一般與博古圖組合出現。雖從立體轉為平面,仍不掩其參差錯落結構帶來的獨特意趣。
清乾隆 紫檀雕博古紋大多寶格
總而言之,不論多寶格的造型、尺寸等如何變化,其本質皆為空間分隔藝術的呈現。縱橫高低、參差錯落,是觀賞需求之體現,是匠人巧思之結果,更是高雅格調之流露。 作為室內裝飾的“點睛之筆”,實至名歸。
- END -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